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士康)提交的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收入分别为2728亿,2727亿和3545亿,净利润143.5亿,144亿和162亿。最近三年,富士康毛利率均稳定在10%左右,净利率分别为5.3%,5.2%和4.6%。以富士康同行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40倍左右,公开发行后,富士康市值有望超过6000亿,取代百度,与阿里腾讯一起,形成“FAT”新格局。不过,富士康也存在大客户过于集中,应收账款过高和原材料上涨风险等三大风险。
 
 
收入分析
 
在报告期内,即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收入分别为2728亿、2727亿和3545亿,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721亿元、2717.6亿元和353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分为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以及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三类,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90%以上。
 
利润分析
 
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0.50%、10.65%和10%,最近一年的综合毛利率水平虽然有所降低,但总体仍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公司盈利能力良好。富士康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保持稳定增长趋势,近3年分别为207亿,210亿和238亿,利息保障倍数水平较高,表明公司业务盈利水平稳健、偿债能力较强。
 
富士康最近三年净利润143.5亿,144亿和162亿。
 
现金流
 
富士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5.8亿元、209.58亿元和8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十分充裕,客户皆为全球知名电子行业品牌公司。凭借产品研发、先进制造、品质管控和供应链管理等优势,富士康已与其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富士康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相对较低,主要是因为公司所生产各类产品主要按照客户的要求定制,不需要较高的营销费用。富士康基本不做品牌广告,所以营销费用较低。
 
风险提示:
 
1、应收账款过高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470亿元、545.7亿元和785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分别为49.12%、44.76%和 57.45%。
 
2017 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较2016 年末增加 239亿元,增幅为44%,主要是因为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业务在2017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有较大提升,而该业务的部分应收账款截至2017年末尚处于信用期内,导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增加。不过,1年以内应收账款余额占比达到99%以上,账龄短,应收账款质量好。
 
2、大客户过于集中
 
富士康主要客包括Amazon、Apple、ARRIS、Cisco、Dell、HPE、华为、联想、NetApp、Nokia、nVidia等,因全球电子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和电子服务制造行业具有集中度较高的特点,富士康对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合计数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81%、78.63%和72.98%,客户集中度较高。
 
报告期内,富士康部分原材料采购采用Buy and Sell 模式,即客户在采购部分原材料后由其销售给富士康,由富士康进行加工制造后再向客户销售产成品的业务模式。
 
Buy and Sell模式是国际上电子产品制造行业普遍采用的业务模式,制造企业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但该业务模式下富士康的客户和供应商相同,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情况下,客户拥有较高的话语权。如果未来客户利用该等业务模式,采取提高原材料销售价格、压低产品价格的措施,将有可能导致富士康毛利率水平下降,进而对富士康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3、原材料价格波动
 
富士康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印制电路板(PCB)、零组件、集成电路板(IC)、玻璃、金属材料、塑料等。该等主要原材料采购额占富士康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均超过90%,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富士康的毛利率水平。
 
如果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出现大幅上涨,而富士康无法将增加的采购成本及时向下游客户转移,则富士康成本控制和生产预算安排将受到不利影响,富士康将面临营业成本上升、毛利率水平下降的风险,进而可能对富士康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市值或超6500亿 组FAT新格局
 
富士康现有总股本177亿,发行后增加17.7亿股,总股本为194.7亿股。按照目前A股市场电子设备及服务行业加权平均市盈率约40.9倍,参照富士康同行上市公司欧菲科技、共进股份、长盈精密、胜利精密、环旭电子平均市盈率37.6倍,取富士康市盈率39。
 
富士康2017年每股收益0.95元,公开发行后每股收益稀释至0.85元左右,股价约0.85*39=33.4元,富士康总市值或将超过6500亿,市值轻松超过1000亿美元,在中国科技股中,超过了百度,仅低于阿里和腾讯,组成“FAT”新格局。
话题:



0

推荐

鲍有斌

鲍有斌

433篇文章 2年前更新

科技财经专栏作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