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5日,我收到两本书,一本在当天参加某业界年会,主办方送的《FACEBOOK启示录》,另一本是少磊兄的新作《沉默的螺旋》。
FACEBOOK.COM是一家在WEB2.0时代的代表性社交网站,用户群体以学生为主。按照分析师的估计,目前市值在100亿美元左右,这大概相当于中国的百度或腾讯公司的市值。
关于web2.0,我和王少磊在网上或当面曾经讨论过很多,少磊曾经说过:当初在海天一线玩的那拨兄弟,就我们二人继续搞网络。
按照职业分类,我们一个在学界,一个在业界。而关于那些对于web2.0等所有类似的讨论,其实往往没有结果,甚至也很少会达成一致。实际情况是,“玩”在近半年来也成了一种奢望。
前几天看一场颁奖晚会时,坐在旁边的一个前MSN中国、现MySpace中国同仁问我了一个问题:在中国互联网混了这么多年,觉得成功最重要的靠什么?“用户”。后来想起,这个回答不准确。用户只是一个结果,不是原因。
那么在网络上厮混了这么多年,靠的又是什么?肯定不是因为对网络的激情,那就是生存和生活需要。
少磊常说的一句话是:写字就是我们的饭碗。另一句话是:计算机是我们的枪。我们当然不能没有枪,也不能把饭碗砸了。一个常自称对IT技术纯粹是菜鸟的中年人,更新机器的速度比我这个不那么菜鸟的快的多。当他在4舍自己的联想天禧电脑上敲下那些后来被放在《沉默的螺旋》中的文字时,我在院里公用计算机房里用QQ和祖国各地男女老少闲扯着。而他在使用他的第三台PC时,我才开始真正拥有一个笔记本。
首先声明,我不喜欢本书的封面设计,过于抽象,黑色也显得压抑。
打开《沉默的螺旋》之前,里面的每一篇文章早就看过。书中没有看到太多参考书作为资料,也没有章节1、2、3。王少磊试图用自己的语言——他称之为“学术笔记体”把某些学术问题做另一种解读。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冒险。而本书的出版是否会成为一个激励,让少磊在他坚持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我更不赞成,留在书背面上那句对“老神仙”的宣战式的火爆语言。依然在体制内的人,过于激烈的批评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除非你有把握和任何一个大佬在PK时不会落败。事实上,别说PK这样的机会不多,即使真占了上风,不仍然会在某些关头受到诸如N大学的D教授的影响?
而且在少磊所有的文字中,该书中节选的那部分也不是最能打来阅读快感的内容。但可以带来“工分”,加上发表的诉求,所以我不把该书最后的出版看成是一种妥协,而认为这是在前两种层面上的努力有了结果,这让人欣慰。况且,在出书过程中,出版商的坦诚也让性情中人少磊感触很深。
06年春节,我在少磊家见到少磊和老父亲两人合作,对其第一本将要出版的书做最后的修改;07年五一我回宁,在仙林仙鹤山顶的亭子里,我们谈着同学朋友还有即将交印的这本书。
在一个深夜,当我再把这些首发于网络上的文字拿在手上时,突然一阵恍惚,大约4、5年前,有一个叫作“海天一线”的BBS江湖,那些往事是否真的发生过?
0
推荐